首页 > 行业新闻 > 开槽导体盘式矿用永磁耦合器的研究
摘要
矿用永磁耦合器的铜导体盘结构通常是无槽的,从无槽导体盘中径向路径的涡电流对转矩传递起主导作用的事实出发,文章提出一种将导体盘开槽、开槽处填充轭铁的新型耦合器结构,旨在进一步提高传动性能。在原有40kW永磁耦合器的结构基础上,将导体盘结构做开槽处理,通过AnsoftMaxwell建模并仿真,发现轭铁位置的磁感应强度明显增大,气隙之间的磁场得到了加强。进一步针对不同的开槽角度、开槽数量、槽长度来得到相应条件下的磁通密度、涡流分布、涡流损耗密度图,得出槽尺寸大小与传递转矩的关系,最终得出导体盘开槽、并在开槽处填充轭铁的结构比无槽导体盘结构获得的传递转矩较大。
关键词:开槽导体盘;电磁场分析;槽尺寸;机械特性;
矿用永磁耦合器,以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为基础,通过导体和永磁体之间或者是两对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无接触联接的相对运动,从而完成了主、从动件间力及转矩的传递。在传动系统的可靠性、长期运转的稳定性、节能环保、经济性等各方面都有着良好的优越性,更加适合煤矿井下的恶劣生产环境,铜盘是涡流产生的主要场所,因而铜盘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永磁耦合器传动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关于永磁耦合器的研究很多,但是对导体盘结构的研究非常少,也没有对槽的结构尺寸:如开槽角度大小、槽数、槽长度做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对开槽导体盘式结构的矿用永磁耦合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工程意义。
工作时,电动机连接主动盘(铜盘),从动盘(永磁体盘)与负载轴相连接。启动电机后,主动盘随电机而运动,与从动盘存在一个转差,铜盘便切割永磁体而在主动盘上产生涡流,进而带动从动盘运动,主动盘处在不断交替变化的磁场中,转差越来越小,最后保持一个稳定的值,根据楞次定律,主动盘上产生的涡流也会产生新的感应磁场,与磁盘上嵌套着的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不断使得磁盘沿着与主动盘相同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负载转动。
3.1未开槽铜盘结构在AnsoftMaxwell中对未开槽铜盘电磁性能展开研究,得到未开槽铜盘结构下的磁通密度、涡流密度、涡流损耗如图3所示。对比开槽铜盘结构下相应参数的变化,得出槽结构对传递转矩的影响。开槽铜盘结构下的磁通密度、涡流密度、涡流损耗密度。
3.2开槽铜盘结构对比开槽与否参数下的磁场性质,可以发现:铜盘上位于各磁极两端的投影位置所形成的涡流密度最强,涡电流的中心位置在相邻的两个永磁体块磁极的中部,主动盘上的涡电流既可以沿自身轴线旋转形成回路,也可以和铜盘结构整体一起随主动轴转动;未开槽铜盘结构涡电流密度最大为4.21×107A/m2,开槽铜盘结构涡电流密度最大为6.84×107A/m2,对比发现,开槽加轭铁的结构可获得较大的涡流密度。
3)其他条件不变,保持28°的开槽角度,改变槽数和每个槽的开槽角度,发现随着槽数增多,转矩反而变小;仍保持28°的开槽角度,改变所开槽的长度,可以发现随着槽长度的改变,转矩成线性变化,而且在85mm时,可以得到最大转矩。
因此,开槽导体盘结构比未开槽导体盘结构对永磁耦合器的转矩性能有较大提升,可以通过改变槽参数来得到合适的转矩。
本文由 永磁耦合器 整理编辑。